首頁 > 學雷鋒志愿服務

楊國利:板凳上的溫暖人生

2022-05-18 編輯: 威海新聞網(wǎng)·Hi威海新聞客戶端
  對于普通人,走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。而榮成市石島管理區(qū)寧津街道所后盧家村的楊國利,卻只能以板凳代腿,“走”了60多年。
  楊國利年幼時就雙腿萎縮,雖身有殘疾,但他不曾頹廢,依舊以樂觀的心態(tài),自立助人,生活得豐富多彩,走出了一條令人敬佩感動的人生路。
  年幼患病導致雙腿萎縮
  楊國利住在村委會旁邊的一處小賣部里,這里是他的事業(yè),也是他的家。小賣部是一個倉庫改建的,缺少采光的大窗戶,里面光線相對較暗。5月16日下午,記者到訪時,楊國利正獨自一人坐在床上,床頭打著日光燈,他戴著老花鏡,一手捏著針線,一手端著外套的袖子,在磨壞的部位上打著補丁。
  “我和普通人不一樣,走路的時候得用手按著凳子,所以袖子這個部位容易磨壞,幾乎所有的衣服都縫補過。”楊國利比較健談,對于自己的身體情況絲毫沒有避諱。由于雙腿萎縮,年近七旬的楊國利看起來比較矮小,頭發(fā)已經(jīng)花白,和藹的面龐上掛滿了笑容。
  走路時,楊國利雙手分別握住兩只小木板凳的邊緣,一只胳膊肘靠著小板凳撐起身體,另一只胳膊抬起,帶動另一只小板凳往前移,身子再跟上去。他行動敏捷,一系列動作連貫自然,兩只小板凳就像他的兩條腿一樣。
  楊國利身體上的殘疾并不是天生的。5歲時,他生了一場病,因家里貧困,沒錢治療導致雙腿萎縮,不能行走。但楊國利并沒有自暴自棄,從小就以樂觀積極的心態(tài)面對生活,變得越發(fā)自立。初時,他用蒲團輔助行走,但蒲團容易磨損,手巧的他便自制了兩只小板凳,以此代腿,這一“走”,就是60多年。
  在村里幫扶下當起“小老板”
  楊國利孤獨半生,身體又有殘疾,每月能領到一些生活補助,但他并沒有因此懈怠,一直積極地想方設法做點事情,讓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周圍的生活。
  楊國利自食其力的精神打動了村里人。年近40歲時,村集體將一處庫房改造成小賣部無償提供給他使用。他成了“小老板”,小賣部里還添置了木床,生活起居也在這里。
  2021年,村里開建暖心食堂,需要回收楊國利開小賣部的房屋,便在村里又給他找了一間更寬敞的庫房,并找人替他做好刷墻、打地板、吊頂?shù)?,楊國利新的小賣部又開了起來。
  雖然小賣部經(jīng)營了多年,但是貨物種類較少,提供的服務有限,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。村民們光顧小賣部,大多是為了“照顧”,每年能產(chǎn)生的收入非常有限。
  暖心食堂開業(yè)前夕,楊國利主動捐款50元,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。事實上,每當村里有捐款活動,他都會主動參加。在村民眼中,楊國利是個有愛心的人。“咱沒有太大的能力,捐一點也算個心意?!睏顕f。
  提到村集體,楊國利說的最多的就是“感謝”?!斑@些年村里對我?guī)椭艽?,給我找地方開小賣部,還免我水電費。平時進貨,我不方便搬東西,都是村民幫忙。門口垃圾桶要是滿了,路過的村民就直接幫我倒了,我們村的人都太好了?!睏顕f。
  樂于助人也贏得大家庭的溫暖
  楊國利始終笑對人生,也讓他收獲了“好人緣”。
  村民提到他時,常用的兩個詞是“聰明”“熱心”。據(jù)村民們介紹,起初村里沒有理發(fā)店,楊國利便購置了一套理發(fā)工具,自己琢磨著學會了手藝,為8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(fā),別的村民來也只收少量費用。村里誰家鎖壞了或是需要配個鑰匙,都會找他。農(nóng)忙時期,楊國利免費制作花生夾子等工具給村民使用,村集體有啥工具出毛病了,他也主動幫忙修。楊國利心靈手巧、樂于助人,很受村民喜歡。
  就在記者和楊國利說話間,一名村民拎著一包冒著熱氣的包子走了進來?!皣剑瑖L嘗剛剛出鍋的海菜包子,太鮮了?!眮淼拇迕窠袟顝V坤,今年已經(jīng)70多歲,多年來經(jīng)常到楊國利的小賣部串門送飯。而且在楊廣坤的帶動下,他女兒一家也經(jīng)常給楊國利送飯、洗衣服。
  其他村民也時常給楊國利送飯,尤其是趕上誰家“改善生活”,都會給他端來一碗。
  近年來,在威海開展“信用+志愿”建設過程中,所后盧家村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或者幫扶他人,大家向善向上的行為更加自覺。楊國利既是受惠者也是施惠者,他更像一個精神符號,展現(xiàn)出“小村大愛”。(Hi威海客戶端記者 王志強 文/圖 通訊員 史靖宇)
總編輯:殷洪軍
值班總編:孫
復審:譚立勇
編輯:梁美娜